/
0 Comments

工商時報【張維仁】

2011年,德國政府率先提出工業4.0計畫,工業4.0意指第4次工業革命,人類應更廣泛、更深入應用資通訊(ICT)科技,實現智慧製造的目標。此後,美國、日本、中國、台灣等國,相繼頒布類似的高科技計畫,激起全球工業4.0的浪潮。

打造萬物皆可透過網路相連的物聯網,成為工業4.0的基礎,也因為萬物皆可聯網,產生的資料量將遠超過往昔,藉由雲端技術,有利於加速運算,亦唯有應用巨量資料分析技術,才能從資料海洋中,萃取有用的資訊,協助管理者做出效率更優、品質更好的決策。

人工智慧已處處可見

人工智慧(AI)的發展,可視為判別科技環境成熟度的指標。當下,AI已有令人驚艷的成果,例如,由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開發的機器人「東ROBO君」,雖接連4次在東京大學入學考試中失利,其成績卻足以錄取日本逾80%的大學。

日常生活中也已處處可見人工智慧的蹤跡,在台灣使用者最多的通訊軟體Line、社群網站臉書,與若干大企業的客服系統,皆高度倚賴人工智慧:回覆使用者疑難的大多不是真人,而是AI聊天機器人。

蘋果iOS作業系統中的Siri,與Android作業系統內的Google Now,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人工智慧應用,無論是語音發文、搜尋照片、呼叫計程車,使用者只要下達指令,Siri、Google Now等智慧助理皆可代勞。

資通訊帶動產業邁向4.0

正因為資通訊科技日新月異,其滲透領域愈來愈深、廣,已成帶動眾產業前進的火車頭,工業4.0即應用雲端、物聯網、巨量資料分析等資通訊技術,解決未來製造業面臨的挑戰。放眼國際,以工業4.0概念、技術進行體質改造,進而再上層樓的企業已愈來愈多,Optima、Seed、馬自達、凱馳、勞斯萊斯等企業經驗,值得其他企業借鏡。

運用ICT整合技術,包裝設備廠Optima現已可在同一條生產線、同一筆工單上,包裝不同款式的香水,甚至在香水瓶上,打上預購消費者的姓名,實現高度客製化。日本隱形眼鏡企業Seed,藉由先進高速攝影技術,每秒蒐集4萬8千張生產影像,得以大幅降低線上檢測人力,改善製程良率。

而汽車大廠馬自達,分析約1萬種引擎製造特性的改善手法,研發出超高壓縮比的先進汽車引擎。以銷售清潔設備著稱的百年企業凱馳,借力工業4.0進行轉型,現已秤斤論兩販賣空氣。

資料蒐集分析之挑戰

在國內,工研院曾輔導一家輪胎廠,協助其應用ICT技術,讓廠商從每年被台電罰鍰逾600萬元,到每年可節省約1千萬元電費。這家輪胎廠最耗電的製程為天然橡膠、合成橡膠混煉,輪胎廠與台電簽約每15分鐘計算1次用電量,若超過契約用電量,則以當月最高用電量為罰金依據;為了降低罰金,輪胎廠曾嘗試多種方法,甚至安裝數十個智慧電表,但皆成效不彰,工研院應用用電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技術建構用電需求預測模型,以準確率96%以上預估用電,同時整合生產投料的流程卡控,終於讓輪胎廠不再為罰金所苦。

有效整合IT、OT端

應用工業4.0概念、技術,製造業將可有效整合IT(資訊技術)端、OT(作業技術)端,優化製造流程,提升競爭力。在IT端,效益為更可隨時掌握生產狀態與交期、獲知優化產能與品質的途徑、提高企業營運效能;而在OT端,其效益為可更快速反應即時狀況、獲知優化製程的方法,並可針對工作的輕重緩急,妥善發想、執行對策,以降低風險。

只是,台灣有些傳產業者,因昔日成功模式可能與資通訊科技所涉不多,仍處觀望姿態。然而,工業4.0並非一部機器、一套設備,只要安裝後即可啟動,而是一種觀念、思維的更新;業者若能認同也接受導入、活用資通訊科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,即有機會讓傳統製造徹底轉型,邁向智慧製造;於此,工研院已著手研發完全解決方案,並提供相關服務,協助廠商突破困境。

(本文作者為工研院資通所技術副組長張維仁)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via 資訊3C 新聞 - 頭條新聞 - Yahoo奇摩新聞 http://ift.tt/2lS7Qyt
Feed

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://ftr.fivefilters.org/makefulltextfeed.php?url=https%3A%2F%2Ftw.news.yahoo.com%2Frss%2Finformation-3c&max=3, then

IFTTT

You may also like

作者 張維仁 | 中時電子報  –  工商時報【張維仁】 2011年,德國政府率先提出工業4.0計畫...